日前,大眾CEO赫伯特·迪斯在推特上開通了個人帳號,並在首條推文中向特斯拉「宣戰」:「你好@Twitter !我來這裡是為了擴大大眾集團的影響力。當然,也是為了奪取你的一些市場份額,@埃隆·馬斯克——畢竟,我們的大眾ID。3和奧迪e-tron已經贏得了歐洲的第一批純電動車市場。期待富有成效的討論!」
雖然是朋友之間的調侃,但透過迪斯輕鬆且有風趣的字裡行間,我們還是能夠嗅到真正的戰鬥來臨之前「黑雲壓城城欲摧」的火藥味。
「推電動車成為新常態」「電動之年」「EQ元年」「電馬國產元年」等一系列來自傳統大廠的提法,儼然將新能源大賽推向真正意義上的風口浪尖。如果說傳統主機廠的新能源轉型在2021年之前尚處於籌備與嘗試階段,那麼2021年隨著各大品牌電氣化戰略開始提速,以及各家主流電動車型的正式落地,一場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新舊勢力之間的直面交鋒將不可避免。2021年,特斯拉也將在令其春風得意的中國市場迎來真正的對手。
大批圍剿者摩拳擦掌
為了大眾的電動化轉型,迪斯可以說是嘔心瀝血。2020年在歐洲市場開啟交付的大眾ID。3已經在歐洲市場站穩了腳跟,在多個國家的銷量甚至已經超越了Model 3,成為電動車銷冠。資料顯示,僅在去年10月份,也就是大眾ID。3上市的首個完整月,其就在歐洲售出10315輛新車,並且和雷諾、賓士、現代、企業等眾多企業聯手將特斯拉MODEL 3踢出前十。可見在歐洲這樣的局域化市場,傳統主機廠品牌仍然佔據先天優勢。
而繼大眾ID。3之後,大眾全新電動車ID。4也已在1月份在華開啟預售。一汽-大眾ID。4 CROZZ與上汽大眾ID。4 X雙車補貼後售價均圍繞在20萬-28萬元之間。分析者認為,相較於特斯拉國產SUV Model Y而言,大眾ID。4系列車型在價格、做工、安全、配置上都更有優勢。
1月20日,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21年,大眾推出新能源汽車產品將會是「新常態」。他強調,得益於大眾MEB平臺,2021年年底,大眾汽車將在中國市場推出5款ID。車型,至2023年底,繼續增加至8款ID。車型。已經建成的上汽大眾安亭工廠和一汽-大眾佛山工廠兩座MEB平臺工廠,總產能達到60萬輛,支撐ID。家族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我們可以猜測,在中國電氣化轉型如火如荼的當下,在華佔有強大市占率的大眾,也必將ID。打造成為其品牌新名片。
豪華品牌方面,1月20日,賓士正式發佈了旗下首款緊湊型純電SUV EQA。戴姆勒股份公司及賓士股份公司的董事會成員、負責市場行銷和銷售的貝思格(Britta Seeger)女士在發佈會上將2021年定義為梅賽德斯-賓士的電動之年。據瞭解,在電氣化提速的戰略之下,賓士發佈了EVA和MMA兩個電動平臺,賓士2021年將向中國市場陸續引入EQA、EQB、EQS三款純電車型。其中,首款基於大型純電車型架構(EVA)平臺的旗艦車型EQS計畫在2021年推出,並在中國開啟「EQ元年」。而即將量產的EQA、EQB兩款電動SUV車型售價與定位預計將與特斯拉Model Y較為類似,兩者之間屬於直接競爭關係。
1月16日,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Oliver Zipse)在參加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線上論壇(2021)時表示,寶馬集團將加速推進電動化進程,計畫在2021年銷售10萬輛純電動車。而在2020年,寶馬在華售出3萬輛BMW新能源車,按照齊普策的規劃,相當於是2021年的新能源銷量要超過寶馬多年來累計在華新能源車銷量的總和。可以看到,2020年末,創新純電動BMW iX3已在中國投產並面向全球出口,開啟「在中國、為世界」的全新階段。而在2021年內,寶馬旗下純電中大型SUV iX、純電四門轎跑寶馬i4、緊湊型純電轎車3系EV等車型也將陸續落地,可見2021年將是寶馬名副其實的電動車型大年。
而2021年同樣也是奧迪的電動之年。奧迪中國總裁安世豪表示,電動化戰略是奧迪在華未來10年的重要一環,電動車業務也將成為奧迪在中國一個強有力的業務板塊。據其介紹,2021年一季度,奧迪e-tron國產版將正式上市,同時,一汽-大眾奧迪將對內部架構以及管理進行更多的數位化優化和升級,通過數位化的技術和平臺來滿足消費者需求。產品規劃方面,奧迪2021年將持續推出包括RS e-tron GT、e-tron GT、Q4 e-tron、Q4 Sportback e-tron等眾多新能源汽車在年內上市。業內預計,國產後的e-tron 車型將極大降低成本,使其在接下來的競爭中獲得性價比優勢。
不只是豪華品牌,1月27日,日產汽車正式發佈碳中和目標,提出在2030年代初期實現核心市場新車型100%的電動化。產品規劃方面,基於日產全新純電動平臺打造並搭載「日產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最新技術成果的全新純電動SUV車型Ariya,新車有望於2021年下半年國產銷售,正式打響新一輪的電氣化轉型。後續,日產計畫到2022年推出7款新車型,2025年則推出9款。
不僅如此,日前一則來自福特中國的「2021中國·馬年」行銷標語也正式揭開福特在華電氣化轉型的大幕。福特正式宣佈2021 Mustang Mach-E在中國製造,開啟電馬的國產元年。福特中國方面表示:「作為百年福特電氣化智慧化戰略中的首款產品,Mustang Mach-E代表了‘自我突破、自由不羈’的黑馬精神,也代表著一家百年車企打破自我,以挑戰者身份入局的決心和行動。」
打擂者靠什麼後來居上?
當然,除了上述企業,一眾跨國主機廠事實上也均規劃了自己的新能源轉型方案,而2021年也將成為戰略升級的節點。正如一場遊戲中入局的玩家越來越多,但支撐賽事升級的終究不是人頭,而是富有競爭力的技巧與籌碼。在特斯拉以一騎絕塵之勢占盡風頭的中國市場,傳統主機廠又將如何做到後者居上?
馮思翰將「接地氣」視作大眾在面對特斯拉時的殺手鐧。作為當前在華新能源戰略推進的帶頭人,大眾打出來的「差異化」,無疑也為接下來更多傳統主流合資品牌提供了思路。
馮思翰指出,大眾汽車品牌還是旨在成為「人民的品牌」:「特斯拉是豪華品牌,而大眾ID.品牌的車型,致力於給廣大消費者提供移動出行的解決方案,而並非給百萬富翁。」據他介紹,大眾新能源汽車年產能未來計畫達到100萬輛,如果其他品牌也想把自己變成量產品牌,那麼他必須考慮是否建造更多的超級工廠。因此,可以預見,在燃油車時代佔據的強大市場與消費者口碑基礎,將依舊成為類似于大眾、豐田等傳統巨頭們在新能源時代的底氣。
同時,大眾ID。4在華上市後將採取全國「一口價」的模式,「經銷商變代理商」。此外,針對用戶對二手電動車殘值的顧慮,大眾特別推出兩項保值政策:一是全款購車享2年6折、3年5折置換ID。車型;二是24期或36期融資租賃購車到期後,同樣享受2年6折、3年5折,可退、可換、可購的政策,從一定程度上打破用戶對於電動車的殘值畏懼。對於解決新能源二手車殘值率問題無疑起到積極推進作用。
而對於類似於福特這樣的在華經歷擺動期的傳統巨頭,電氣化也為品牌的全新梳理提供了思路與機遇。作為福特中國CEO陳安寧心中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電氣化轉型之作,Mustang Mach-E代表了福特用高性能重新定義電氣化的差異化思路。其不僅擁有強大的動力性能,還作為福特全球性能車團隊應用福特北卡羅來納州賽車模擬器進行調教的第一款量產車型,將動態性能和獨特感官體驗相結合,提供3種獨一無二的駕駛主題體驗。全輪驅動版本則可以提供驚人的加速度並帶來比後驅車型更好的操控感受。
而在豪華品牌方面,高端化本質上是價值的認同,走過百年歷史長河的BBA從設計、製造、技術儲備到產品實力都是長不過十幾年的新勢力品牌所難以望其項背的,有理由相信真正意義上的豪華品牌有實力走好電氣化轉型這一程。不過,更應該看到,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傳統豪華品牌需要的,是在從傳統工業體系向數位技術體系過渡的踏實與毅力。